电池控评引入热失估外壳
![]() |
这是入电UL Solutions第一种帮助筛选电动汽车电池外壳材料的测试方法
使用新开发的测试方法,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可以安全地比较各种材料的池外性能,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壳热安全性。
应用安全科学领域的失控全球领先企业之一UL Solutions今天推出了电池外壳热失控(BETR)评估产品,这是评估UL Solutions用于评估电动汽车(EV)电池外壳材料的首种材料筛选测试方法。该产品基于UL 2596技术(电池外壳材料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方法),入电由UL标准和参与组织于2022年1月27日发布。池外
通过电池外壳热失控评估,UL Solutions正在帮助制造商应对电动汽车行业最复杂的壳热挑战之一,同时满足市场对创新和值得信赖的失控汽车产品的需求
电池性能不断在电动汽车能效方面带来挑战,电动汽车因为沉重的评估电池系统而具有较高的车重,这意味着充电频率更高,驾驶时间更短。但是,电池外壳系统在减轻热失控的影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,热失控是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一个风险。当锂离子电池进入无法控制的自热状态时会发生热失控,这种状态可能会引发起火、冒烟和极端高温,同时会喷射出有害微粒。
UL Solutions工程材料事业部产品管理总监Eric Bulington表示:"随着电动出行的持续增长,热失控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关键安全问题,并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如何将最佳外壳材料用于热失控保护的关注。通过这项服务,我们正在帮助制造商应对电动汽车行业最复杂的挑战之一,同时满足市场对创新和值得信赖的汽车产品的需求。"
UL Solutions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热失控场景来评估材料性能。评估涉及测试小块材料与整个电池总成,从而降低树脂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的测试成本和开发时间。评估还专注于在研发过程中筛选多种配方,让材料生产商有机会在考虑各种材料性能的同时,为原始设备制造商(OEM)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。
Bulington表示:"UL Solutions长期以来在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电池技术方面都处于思想领导地位,因此,我们有能力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继续延续传统。借助这项产品,UL Solutions通过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、汽车组件和系统制造商提供测试和咨询解决方案来解决行业问题,从而满足多种标准和法规要求。"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有碱性水电解Alkaline Electrolyzer, AE)制氢技术、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, PEME)制氢 ...[详细]
-
6月12日,加拿大化肥行业巨头Nutrien郑重宣布,将不再继续推进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盖斯玛的清洁氨项目。Nutrien方面表示,此举旨在优化投资组合结构,以更加专注于其核心资产及市场的拓展,从而进 ...[详细]
-
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,日本汽车行业再次展现出其强大的研发实力。7月19日,备受瞩目的本田“CR-V e”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式在日本上市,售价定为809.4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8万元),同时为了满足不 ...[详细]
-
据当地时间6月11日乌克兰能源部通报,由于用电负荷持续增长、节电措施不足,加之恶劣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,乌克兰全境于当日14时至23时实施了停电措施。据报道,乌克兰能源部同时透露,为缓解电力供应压力,计 ...[详细]
-
德国能源监管机构:德国天然气消耗量必须减少20%才能保证安全过冬当地时间7月23日,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警告称,德国的天然气消耗量必须减少20%,才能确保今年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度过 ...[详细]
-
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全球煤炭市场趋势报告指出,受主要经济体电力需求激增的抵消作用,尽管水电、太阳能和风能有所复苏与扩张,但预计全球煤炭需求在2024年和2025年将基本保持稳定。《煤炭年中更新》报告揭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6月6日,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,2024年第一季度,德国电网输入的电量总计达到1215亿千瓦时。其中,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据显著地位,占比高达58.4%,这一比例自2018年以来在 ...[详细]
-
据路透社最新报道,至2024年上半年,德国电力部门的化石燃料发电量与2023年同期相比显著减少,具体下降了19%。这一变化,与近年来德国积极推进的能源转型战略息息相关。尽管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,可再 ...[详细]
-
6500亿美元/年大市场!1400万人入行!IEA最新报告发布!
绝大部分国家难以掌控全产业链经历了三年大疫,全球经济都陷入低迷阶段,工厂倒闭、工人失业,曾经遍地黄金的房地产和金融也被掀翻在地,到底未来干啥才能赚到钱?国际能源署1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,让人们看到了 ...[详细]
-
在能源过渡的持续深化背景下,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步伐预计将趋于平稳。近期,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指出:全球石油产量将逐步增长,有效缓解市场压力,并将剩余产能提升至库维德危机前的未见水平。该报告 ...[详细]